中医药博物馆-每周药约——地黄

每周药约——地黄

2022-07-03

 中药典故】 

皇天赐药地黄

据说在唐朝时,有一年黄河中下游一带瘟疫流行,无数老百姓因感染瘟疫而失去生命。当地的县太爷来到神农山药王庙祈求神佑,得到了一株根状的草药,这种药根块大而短,形状像山萝卜,颜色微黄,口味发苦。送药人将此药称为地皇,意思是皇天赐药。并告诉他,神农山北草洼有许多这种药,县太爷就命人上山去采挖,用此药解救了百姓。瘟疫过后,百姓们把它引种到自家农田里,因为它的颜色发黄,便把地皇叫成地黄了。地黄又叫地髓,是说吸收了地气之精髓,一般土地在种过一年地黄后,地就变苦了,第二年便不能再种地黄,必须等到至少八年后才能再种,因此就更显得地黄的珍贵。

【植物形态】

图1

图2

【药典之言】

地黄

Di Huang

Rehmanniae Radix

【来源】本品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.的新鲜或干燥块根。

【采收加工】 秋季釆挖,除去芦头、须根及泥沙,鲜用;或将地黄缓缓烘焙至约八成干。前者习称“鲜地黄”,后者习称“生地黄”。

【性味与归经】 鲜地黄 甘、苦、寒,归心、肝、肾经。生地黄 甘,寒,归心、肝、肾经。

【功能与主治】 鲜地黄 清热生津,凉血,止血。用于热病伤阴,舌绛烦渴,温毒发斑,吐血,衄血,咽喉肿痛。生地黄 清热凉血,养阴生津。用于热入营血,温毒发斑,吐血衄血,热病伤阴,舌绛烦渴,津伤便秘,阴虚发热,骨蒸劳热,内热消渴。

【药材性状】

鲜地黄 呈纺锤形或条状,长8~24cm,直径2~9cm。外皮薄,表面浅红黄色,具弯曲的纵皱纹、芽痕、横长皮孔样突起及不规则疤痕肉质,易断,断面皮部淡黄白色,可见橘红色油点,木部黄白色,导管呈放射状排列。气微,味微甜、微苦。

图3 图4  鲜地黄

生地黄 多呈不规则的团块状或长圆形,中间膨大,两端稍细,有的细小,长条状,稍扁而扭曲,长6~12cm,直径2~6cm。表面棕黑色或棕灰色极皱缩,具不规则的横曲纹。体重,质较软而韧,不易折断,断面棕黄色至黑色或乌黑色,有光泽,具黏性。气微,味微甜

图5  生地黄

 【饮片性状】 本品呈类圆形或不规则的厚片。外表皮棕黑色或棕灰色,极皱缩,具不规则的横曲纹。切面棕黑色或乌黑色,有光泽,具黏性。气微,味微甜。去杂质,喷淋水,润透,切丝,干燥。

图6

【典籍记载】

《名医别录》 生地黄:“大寒,主妇人崩中血不止,及产后血上薄心、闷绝,伤身、胎动、下血,胎不落,堕坠,腕折,瘀血、留血,衄鼻,吐血,皆捣饮之。”

《药性论》 生地黄捣敷心腹,能消瘀血。

《开宝本草》 生地黄:“破恶血通血脉,益气力,利耳目。生者大寒。吐血,捣饮之”。

《备急千金要方》治产后月水往来,乍多乍少,仍复不通,时时疼痛。用“生地黄汁三升煮取二升,服之”。

《本草经集注》生地黄项下记载:“得麦门冬,渍酒良,恶贝母,畏芜夷”。

《博济方》治一切痈肿未破,疼痛,令内消。用生地黄杵如泥,随肿大小,摊于布上,掺木香末于中,又再摊地黄一重。贴于肿上,不过三、五度”。

《太平惠民和济局方》以生姜汁炒地黄渣,以地黄汁炒生姜渣。

《本草通玄》生地性寒,胃虚者恐其妨食,宜醇酒炒之以制其寒。

《汤液本草》东垣云:地黄借火力蒸九数,故能补肾中元气。

 注:

1.开篇故事和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

2.药材与饮片内容来源为《中国药典》(2020年版)。

0.096113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