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药博物馆-每周药约——细辛

每周药约——细辛

中药典故细辛

很久以前,蜀中有一个医术高超的老中医膝下无子,于是千挑万选了一位学徒拟做义子。这名学徒聪明伶俐,手脚勤快,深得老中医的喜欢。唯有一点:做事不够细心,让老中医很头痛。

为此老中医每每训斥,但收效欠佳。

某日,老中医出诊在外,家中突然来了一名高热病人。病人家人万分焦急,跪在地上求学徒诊治。这名学徒仔细把脉后确定了病症,胸有成竹地给病人抓了药。谁料病人服药后病情突然加重,家属带着一帮人气势汹汹地杀到老中医家。多亏老中医及时赶回,调整治疗,才力挽狂澜免去一场流血事件。

老中医审视药方并无错处,于是将患者的药渣寻来细细查看,发现原来是学徒抓错了一味药。他将金钱草当做散寒草配给了病人。老中医将散寒草取出,当着徒弟的面,将其更名为“细心”以时刻警醒弟子做事细心。后来这味中药的药名就慢慢演变为“细辛”了。

植物形态

  

     

图1-2 细辛植物形态

【药典之言】

细辛

Xi Xin

ASARI RADIX ET RHIZOMA

【来源】本品为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(辽细辛)Asarum heterotropoides Fr. Schmidt var. mandshuricum(Maxim.)Kitag.、汉城细辛Asarum sieboldii Miq.var.seoulense Nakai 或华细辛(细辛)Asarum sieboldii Miq. 的干燥根和根茎。前二种习称“辽细辛”。

【采收加工】夏季果熟期或初秋采挖,除净地上部分和泥沙,阴干。

【性味与归经】辛,温。归心、肺、肾经。

【功能与主治】解表散寒,祛风止痛,通窍,温肺化饮。用于风寒感冒,头痛,牙痛,鼻塞流涕,鼻鼽,鼻渊,风湿痹痛,痰饮喘咳。

【药材性状】  

北细辛 常卷曲成团。根茎横生呈不规则圆柱状,具短分枝,长1~10cm,直径0.2~0.4cm;表面灰棕色,粗糙,有环形的节,节间长0.2~0.3cm,分枝顶端有碗状的茎痕。根细长,密生节上,长10~20cm,直径0.1cm;表面灰黄色,平滑或具纵皱纹;有须根和须根痕;质脆,易折断,断面平坦,黄白色或白色。气辛香,味辛辣、麻舌。

汉城细辛 根茎直径0.1~0.5cm,节间长0.1~1cm。

华细辛 根茎长5~20cm,直径0.1~0.2cm,节间长0.2~1cm。气味较弱。

 

图3-4 细辛药材(北细辛)

【饮片性状】 本品呈不规则的段。根茎呈不规则圆形,外表皮灰棕色,有时可见环形的节。根细,表面灰黄色,平滑或具纵皱纹。切面黄白色或白色。气辛香,味辛辣、麻舌。

 

图5 细辛饮片

【典籍记载】

①《本经》:“主咳逆,头痛脑动,百节拘挛,风湿痹痛,死肌。明目,利九窍。”

②《别录》:“温中下气,破痰,利水道,开胸中,除喉痹,齆鼻,风痫癫疾,下乳结。汗不出,血不行,安五脏,益肝胆,通精气。”

③陶弘景:“患口臭者,含之多效,最能除痰明目。”

④《药性论》:“治咳逆上气,恶风,风头,手足拘急,安五脏六腑,添胆气,去皮风湿庠,能止眼风泪下,明目,开胸中滞,除齿痛,主血闭,妇人血沥腰痛。”

⑤《日华子本草》:“治咳,消死肌疮肉,胸中结聚。”

⑥《本草衍义》:“治头面风痛。”

⑦《珍珠囊》:“主少阴苦头痛。”

⑧《纲目》:“治口舌生疮,大便燥结,起目中倒睫。”

⑨《本草通玄》:“主风寒湿头疼,痰歇气壅。”

⑩《本经逢原》:“主痰结湿火,鼻塞不利。”

 

注:

1.文中故事和图片来源于网络。

2.药材与饮片内容来源于《中国药典》(2020年版)。

 


0.100141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