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药典故】 仙鹤:叼来了白术
传说南极仙境有只仙鹤,衔着一支药草,想把它带到人间, 种植在最好的地方。仙鹤来到了天目山麓上空,看到下界有一块依山傍水、向阳和避风的盆地,便降落下来,把口里衔着的药草种了下去。仙鹤日里除草、松土和浇水,夜里就垂颈俯首守护在旁,日子一长,仙鹤竟化成了一座小山,人称 “鹤山”。有一年,鹤山附近发生一场大瘟疫,不少人染病在床。这一天,正是九月重阳,秋高气爽,於潜街头,来了一位姑娘,白衣白裙,上绣朵朵菊花和点点朱砂。她摆了摊在叫卖白术,对一些无钱的病人则免费发放,有个药店老板见有利可图,就全部收买了下来。
图1 白术植物
果然,这白术奇效无比,人们个个摆脱了病魔,药店老板发了一笔大财,他贪得无厌,想起姑娘临走时说家住鹤山,便入山寻找,可找来找去,找不着一户人家。老板娘知道这拿,心生一计,对着老板耳朵,如此这般一说,把老板 说得眉开眼笑。
转眼到了第二年重阳,那白姑娘又来卖白术了,这一 次,老板显得百般殷勤,搬凳献茶。白姑娘一坐定,老板娘 偷偷地用针穿了一根红线,别在了姑娘的衣裙上,白姑娘收了钱就走,老板却带了一个伙计,悄悄地跟了上去。白姑娘 顺着一条荒芜的羊肠小道往山坡上走,走着走着,忽然不见了。老板和伙计急忙满山寻找,在山冈找着了一株穿着红线的药草,香味扑鼻,老板开心极了,说:“好!这个活宝贝可落到我手里了!”他大声叫喊伙计:“快!快!拿锄头来。”谁知一锄头掘下去“啪”的一声,闪出一道金光,刺瞎了老板的眼睛。那株千年老白术,就无影无踪,再也找不着了。以后,再没有人见到那白衣姑娘。
【植物形态】
图2-3 白术植物
【药典之言】
白 术
Baizhu
ATRACTYLODIS MACROCEPHALAE RHIZOMA
【来源】本品为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.的干燥根茎。
【采收加工】冬季下部叶枯黄、上部叶变脆时采挖,除去泥沙,烘干或晒干,再除去须根。
【性味与归经】苦、甘,温。归脾、胃经。
【功能与主治】 健脾益气,燥湿利水,止汗,安胎。用于脾虛食少,腹胀泄泻,痰饮眩悸,水肿,自汗,胎动不安。
【药材性状】本品为不规则的肥厚团块,长3~13cm,直径1.5~7cm。表面灰黄色或灰棕色,有瘤状突起及断续的纵皱和沟纹,并有须根痕,顶端有残留茎基和芽痕。质坚硬不易折断,断面不平坦,黄白色至淡棕色,有棕黄色的点状油室散在;烘干者断面角质样,色较深或有裂隙。气清香,味甘、微辛,嚼之略带黏性。
图4 白术药材(祁白术)
【白术饮片性状】本品呈不规则的厚片。外表皮灰黄色或灰棕色。切面黄白色至淡棕色,散生棕黄色的点状油室,木部具放射状纹理;烘干者切面角质样,色较深或有裂隙。气清香,味甘、微辛,嚼之略带黏性。
图5 白术饮片
【炮制品】麸炒白术 本品形如白术片,表面黄棕色,偶见焦斑。略有焦香气。
图6 麸炒白术饮片
【典籍记载】
《名医别录》:“消痰水,逐皮间风水结肿,,除心下急满,及霍乱,吐下不止,利腰脐间血,益津液,暖胃,消谷,嗜食。”
《神农本草经》:味苦,温。主风寒湿痹,死肌,痉,疸,止汗,除热,消食,作煎饵。久服轻身延年,不饥。
《本草经集注》陶弘景:味苦、甘,温,无毒。主治风寒湿痹,死肌,痉,疸,止汗,除热,消食。主大风在身面,风眩头痛,目泪出,消痰水,逐皮间风水结肿,除心下急满,及霍乱、吐下不止,利腰脐间血,益津液,暖胃,消谷,嗜食。作煎饵。久服轻身,延年,不饥。
《长沙药解》黄元御:味甘、微苦,入足阳明胃、足太阴脾经。补中燥湿,止渴生津,最益脾精,大养胃气,降浊阴而进饮食,善止呕吐,升清阳而消水谷,能医泄利。
《医学启源》:和中益气,温中,去脾胃中湿,除胃热,强脾胃,进饮食,和胃,生津液,主肌热,四肢困倦,目不欲开,怠惰嗜卧,不思饮食,止渴,安胎。”
《本草汇言》:白术,乃扶植脾胃,散湿除痹,消食除痞之要药。脾虚不健,术能补之;胃虚不纳,术能助之。
注:
1.文中故事和图片来源于网络。
2.药材与饮片内容来源于《中国药典》(2020年版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