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药博物馆-每周药约—茯苓

每周药约—茯苓

【中药典故】

茯苓,在《神农本草经》中位列上品,明代医家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中释名,曰:伏灵、伏菟、松腴、不死面,抱根者名伏神。茯苓,《史记▪龟策传》作伏灵。盖松之神灵之气,伏结而成,故谓之伏灵、伏神也。

相传成吉思汗在中原作战时,小雨连绵下了数月,将士水土不服,染上了风湿疾患。眼看临城却兵败,他十分焦急。后有几位士兵偶然服食了茯苓,病竟痊愈。他大喜,急派人往盛产茯苓的罗田县运来了大批茯苓,将士们吃后风湿病果然好转起来。成吉思汗最后打赢了仗,茯苓治疗风湿病的神奇功效也被广为传诵。

 

图1 茯苓

 

【药典之言】

茯苓

 Fu Ling

 PORIA

【来源】本品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 Poria cocos (Schw.) Wolf 的干燥菌核。

【采收加工】多于7~9月采挖,挖出后除去泥沙,堆置“发汗”后,摊开晾至表面干燥,再“发汗”,反复数次至现皱纹、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,阴干,称为“茯苓个”;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,阴干,分别称为“茯苓块”和“茯苓片”。

【性味与归经】甘、淡,平。归心、肺、脾、肾经。

【功能与主治】利水渗湿,健脾,宁心。用于水肿尿少,痰饮眩悸,脾虚食少,便溏泄泻,心神不安,惊悸失眠。

【药材性状】

茯苓个  呈类球形、椭圆形、扁圆形或不规则团块,大小不一。外皮薄而粗糙,棕褐色至黑褐色,有明显的皱缩纹理。体重,质坚实,断面颗粒性,有的具裂隙,外层淡棕色,内部白色,少数淡红色,有的中间抱有松根。气微,味淡,嚼之粘牙。

 

图2 茯苓药材(茯苓个

茯苓块  为去皮后切制的茯苓,呈立方块状或方块状厚片,大小不一。白色、淡红色或淡棕色。

 

图3 茯苓药材(立方块) 

图4 茯苓药材(方块状

茯苓片  为去皮后切制的茯苓,呈不规则厚片,厚薄不一。白色、淡红色或淡棕色。

 

图5 茯苓药材(茯苓片)

 

【饮片性状】取茯苓个,浸泡,洗净,润后稍蒸,及时削去外皮,切制成块或切厚片,晒干。

 

 

图6 茯苓饮片(片)

 

图7 茯苓饮片(块)

 

图8 茯苓饮片(丁)

 

 

【典籍记载】

①《本经》:“主胸胁逆气,忧恚惊邪恐悸,心下结痛,寒热烦满,咳逆,口焦舌干,利小便。”

②《别录》:“止消渴,好睡,大腹,淋沥,膈中痰水,水肿淋结。开胸腑,调脏气,伐肾邪,长阴,益气力,保神守中。”

③《药性论》:“开胃,止呕逆,善安心神。主肺痿痰壅。治小儿惊痫,心腹胀满,妇人热淋。”

④《日华子本草》:“补五劳七伤,安胎,暖腰膝,开心益智,止健忘。”

⑤《伤寒明理论》:“渗水缓脾。”

⑥《医学启源》:“除湿,利腰脐间血,和中益气为主。治溺黄或赤而不利。《主治秘诀》云,止泻,除虚热,开腠理,生津液。”

⑦王好古:“泻膀胱,益脾胃。治肾积奔豚。”

⑧《药征》:“主治悸及肉瞤筋惕,旁治头眩烦躁。”

⑨陶弘景:“茯苓,白色者补,赤色者利。”

⑩《本草衍义》:“茯苓、茯神,行水之功多,益心脾不可阙也。”

⑾《用药心法》:“茯苓,淡能利窍,甘以助阳,除湿之圣药也。味甘平补阳,益脾逐水,生津导气。”

⑿《汤液本草》:“茯苓,伐肾邪,小便多能止之,小便涩能利之,与车前子相似,虽利小便而不走气。酒浸与光明朱砂同用,能秘真。”

⒀《本草衍义补遗》:“茯苓,仲景利小便多用之,此治暴新病之要药也,若阴虚者,恐未为宜。”

⒁《本草求真》:“茯苓入四君,则佐参术以渗脾家之湿,入六味,则使泽泻以行肾邪之余,最为利水除湿要药。书曰健脾,即水去而脾自健之谓也。……且水既去,则小便自开,安有癃闭之虑乎,水去则内湿已消,安有小便多见之谓乎。故水去则胸膈自宽而结痛烦满不作,水去则津液自生而口苦舌干悉去。”

 

 

注:

1.文中故事和图片来源于网络。

2.药材与饮片内容来源于《中国药典》(2020年版)。